中关村海淀创业园赵新良主任《如何打造孵化生态产业》讲座圆满成功

来源 四川大学商学院MBA教育中心
发布时间: 2017-05-15
浏览量: 36058

     

    去年,四川大学成功入选国家首批双创基地;近日,成都双创会又圆满举办,成都成为创新创业的一片热土,“孵化器”、“创客”、“众创空间”等词频频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

    为引导同学们正确认识并成功开展创新创业,川大MBA特邀2017首届西部TOPMBA睿创大赛合作单位负责人、全球创新创业交易会特邀嘉宾(中国孵化器三十年代表人物)、中国北京(海淀)留学人员创业园管委会主任、中关村海淀创业园主任赵新良先生,在2017年5月12日晚7点于商学院103室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场题为《如何打造孵化生态产业》的精彩演讲。

 

                                                         

 

    首先,具有近30年创业服务经验的“老创业者”赵主任告诉我们做孵化器最重要的是服务,坚持做公益,能不收钱尽量不收钱。他的目标是为创业者“最大限度地降低创业风险和成本”,从而确保他们创业成功。他介绍到,从1997年10月海淀留学人员创业园成立至今,近20年时间里,海淀创业园始终站在创业服务的第一线。仅2015年间,海淀创业园就帮助191家企业融资21.18亿元。目前,海淀创业园已经培育18家上市公司,培育上市企业稳居全国孵化器之首。

 

    接下来,赵主任总结了做好创业服务的三个经验。一是不轻易放弃任何一位创业者,严格要求工作人员积极主动与企业交流,询问进展和需求;二是海淀创业园积极替创业者们争取各种政策优惠和补贴;三是不放弃任何宣传创业者的机会。

   另外,对于创业者与创业园之间的关系,赵主任认为它们应该是相互依存,园区如妈妈,为企业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直到企业最终独立出去;而企业的成长和成功从某种意义上也代表了园区孵化模式的成功,企业提出的需求同时带动园区不断进步、更新理念。

 

                                                        

 

      当然同学们最感兴趣的还是如何成功创业的问题,在讲座的最后提问环节,“怎样选择创业方向?”;“怎样有效集资?”;“学生创业的最佳途径是什么?”等问题被源源不断地提出,赵主任一一做出详细的回答,给了同学们极大启法和深思。

 

 

    一个半小时的讲座时间虽短,但赵主任分享的创新创业相关知识使我们受益匪浅,为打算创业或正在创业的同学们指明了方向。同学们也就自己创业路上遇到的问题以及有关中关村落地成都并成立中关村成都创业中心的相关事宜展开了讨论。真诚感谢赵主任带来的精彩分享。


撰稿人/吴性丽